close
《Gravity 地心引力》

導演:Alfonso Cuarón

    這年頭大家都想拍攝屬於自己的太空片,不僅挑戰人類知域的極限,也是挑戰電影拍攝的技術,編、導、剪攬一身的Alfonso Cuarón,精美地呈現高難度的無重力長鏡頭,也成功營造出了太空中的寂靜無助,離開了地球母體,沒有堅實的土地也沒有頂上的大氣,能相信的只有意志力與走下去的勇氣,導演憑藉著許多電影符號,不斷暗示著主角的心境轉折,帶領觀影者駛過虛空,經歷恐懼,奮力掙扎,迴盪谷底,最後絕境重生



    劇情非常簡單,但呈現出來的一點也不簡單,而且我也不認為劇情簡單是一種缺點,簡單也有簡單的拍法,電影的彈性之大,並不是只有劇情片才能存活,就像這部電影不僅呈現了精緻的技術,也道盡了生命的哲學,身為觀影者的角度看來,我別無所求,我只忙著讚嘆這世界的美妙,如此而已,對於真實科學的批判,態度亦是如此,這是讓人用來啟發想像力的,不是用來破壞夢想的,對於真正渴望知識的人,我絕對讚賞,但若是專業或年歲的傲慢使然,我為之感到可惜。

    配樂的表現讓我印象深刻,從寂靜至奔騰,尤其是最後踩上泥土的時候,出現的人聲讓人著實感到生命的奔騰,搭配著仰角拍攝,有種茁壯之感。 而Sandra Bullock的表現非常成熟,畢竟一個人要撐起整部電影的靈魂,壓力之大非常人所能承受,對於她very proper的呈現,觀影者們有目共睹。


    《地心引力》成功營造出不可置信的寂靜與使人屏息的背景,又無時無刻伴隨著腳底空空的不安全感,而災難發生後,空虛的第一人稱旋轉與漫無目的的呼吸聲讓我身歷其境,頭盔顯示的氧氣的存量數據就像是一點一滴地倒數自己的死亡,這時導演操控著觀眾的希望所在,這一段的旋轉鏡頭可能會讓人不太喜歡,但這也是電影的高深之處,就像是生命的循環,沒有走過幽谷就沒有昇華的靈魂,Ryan在短暫的歇息中軀捲成嬰兒的姿態,這是她的心靈真正被賦予生命的時候,有道是"每一次從死亡邊緣擦身而過都像是重新活了一次",正是如此。

"You have to learn to let go."

    面對Ryan的消極,Matt Kowalski則是充滿勇氣與生命力的象徵,一個是有緣無份,一個是有份無緣,不過也因為Ryan的突破而更顯生命的價值,峻山與幽谷的你來我往是不可言喻的規則,從整個太空災難,到水裡解開沉重的太空衣,再至體內的細胞變化,生命無時無刻都在克服障礙,最後當Ryan從水裡走上岸時有些站不穩,如同所有生命的誕生,感受我們天生的歸宿,而當我們經歷苦難獲得成長,並重新仰望天際的時候,才懂得讚嘆大自然的浩瀚無垠。


    如同我開頭所言,從《2001太空漫遊》開始啟發了無數個導演,每個人都想完成自己心目中的太空科幻片,在這期間經歷過的低潮如今開花結果,如同今日的超級英雄電影當道,將來總有飽和或失落的時候,但我們經歷這股衝擊的一代,在幾十年後將再度重生,到時能堅持到最後的人們,皆是生命的勇者。


圖片來源:Warner Bros、Esperanto Filmoj、Heyday Films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小陳 的頭像
    小陳

    iTalkMovie聊電影

    小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