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導演:山田 洋次 |
黃昏清兵衛不只是一個名字或稱號,更像是一個時代與文化的縮影,談到武士道不應只浮現武士刀與以死謝罪等刻板印象,有時為了堅持理念貫徹迫使成為浪人,或是像清兵衛謙虛,不追逐功名的性格,以及與人衝突的目的從來都不是為了自己,都是武士道延伸出的元素,清兵衛的目的只是為了能做到讓女兒、母親與愛人均"安",身為一頭猛虎卻甘願拖著牛車耕田,面對固有的傳統,依然仍保有應變及中和之道,其中他把武士刀賣了,我想意味著是放下身段,追求的是種生活的和諧,也有與時代妥協的意味,而小太刀就成了一種樸實又實用的象徵。
![]() |
夕陽無限好, 只是近黃昏。 |
這部電影塑造了新的武士形象,充滿人性的光輝還有樸實的一面,人類隨著生活型態的改變,追求利益與權力的慾望日益劇增,但清兵衛想要的只是安樂生活,無意爭奪世俗的物質,而即使面對傳統的束縛力,還是要讓自己的兩個女兒學習,因為學會思考才能懂得在世道融會貫通,最後與余吾善右衛門的決鬥,就像是武士道的兩股意識,堅守著武士的身分就像是命運的枷鎖,最終走向極端的右衛門也只有走向末路的命運,不同的是清兵衛的中和之道。 而在與傳統的拉鋸中,他也保留了身為一個男人的責任,勤奮持家讓周遭的人都能維持一個安定的狀態。
電影裡用許多靜態鏡頭呈現時代的樸實以及樸實當中的小波瀾,細膩地呈現在社會底層掙扎的人們,看似平凡卻擁有道不盡的人文情感,電影的運作模式就如同主角一樣,樸實又富有生命力,物質所換來的都是稍縱即逝的存在,唯有思想才能為人所傳,這種哲學有些像是原始佛教講求的清靜無為,但清兵衛追求的是安中之樂,可這不是宗教、典籍或是哪個哲學家發明的,這是每個人天生被賦予的權利,他們只是信差的角色,這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都可藉由悟禪而領悟的道理,回首人類短短五千年,我們隨時都處於歷史的黃昏,掙的都是一朝一夕的安樂,又或是使"文明"推進的影響力?
在電影前半段,當我看見清兵衛的蓬頭垢面,工作結束就馬上回家打理家事,編織竹簍以貼補家用,對於劍術的本領藏得密不透風,看見的只一個安於平靜的低階武士,可是我沒看見的是藏在平靜湖面底下的波濤洶湧,武士的信念如聳木的盤根,忠、義、勇、仁、禮、誠、譽、克長存於心,令人神曠的漣漪持續影響著整個國家,在日本舉國上下皆能看見這種武士精神,引領人文社會走向看似和平穩定的方向,而對於這種精神哲學,我僅保持欣賞及觀望。 #
圖片來源:松竹株式會社、日本電視放送網株式會社、住友商事、博報堂